本文由俄媒readovka记者РостиславШорохов撰写,他在前几日前往了位于俄乌战场一线的贝雷斯托夫,并站在俄军角度,记录了前方的他所见到的情况。

译者配图贝雷斯托夫位于T1302公路沿线,在利西昌斯克和塞维尔斯克之间,双方围绕此地展开的拉锯已超过月余。

译者配图以下是全文内容:“这以前是一个多么好的村庄!然而现在,这里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田野,废墟,无处可藏,一切都被摧毁了。你能想象我们要去哪里吗?”陪同我的侦察兵问道。我点点头。他们的营驻扎在距离贝雷斯托夫不远的一个后方村庄。在这里,士兵们准备前往前线,修补装备,清洗,整理武器,然后休息。我们住在郊区的侦察小屋里-你可以接听手机信号,但只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打电话给你的亲戚。在院子里,有缴获的乌军机枪,以及卢甘斯克民兵的战斗车辆。我们正在准备上战场。侦察兵建议我将今天视为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。我尽可能地减少装备,但是一个头盔,一架无人机和一个背包仍然有三十多磅。此外,他们给了一把马卡罗夫手枪:“只能用于对自己开枪,最好不要被这些乌萝俘虏。”

记者提供的图片我坐在小屋里等待前往前线,在机枪旁边的桌子上有一张与设计师谢尔盖·科罗廖夫非常相似的男人的照片-也许是这所房子的前主人。我们在晚上六点离开空地。我们需要在日落时去贝雷斯托夫,因为白天双方小型武器和迫击炮的对决一直在进行,无人机悬挂在空中,而晚上有炮战。我们四个人装上夜视仪,通过了最后一个检查站我们进入了前线—我和两名侦察兵。我们躲在挖了一半的战壕里。我们的炮兵在我们身后工作,敌人的火炮在前方开火。我们猜测谁在打谁,打得有多成功。从四面八方都能听到滚动爆炸声。我们等了大约一个小时,直到天开始变黑,太阳落山了,是时候出来了。

我们爬出战壕,沿着小径小心翼翼地走,以免踩到敌人的“花瓣”地雷。左右两边不断听到这种地雷的爆炸声。我们经过被击毁的装备和附着在道路上的尸体,通过特有的恶心气味在可以几十米外闻到他们。白骨碎片从烧焦的形状中露出。在你的脚下,铁和掉落的电线发出响声。进一步进入村庄,我们悄悄而小心地潜行,绕过弹坑,寻找我们自己的阵地。在村庄的另一端,乌军部署在那里。由于日近黄昏,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。最后,我们找到了来自第36营的一个小组-在没有无线电和通信的情况下,这并不容易。几天后他们就将要向前推进了。我们在黑暗中前行,任何闪光都会吸引敌人的注意力。我放下身上的背包,坐了几分钟,只是为了喘口气,我的心砰砰直跳。这时,夜幕降临了。我们遇到了Valerich—第三连的指挥官,一个真正的俄罗斯军官。很明显,他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。他开玩笑说,预备役军人实际上处于第三道防线,因为在前两道防线中是乌克兰武装部队。我们和他一起去地下室。他解释说,俄军需要重新打击和调整,因为敌人正在通过备用通信渠道在前方积极拦截我们的无人机,并告诉他们如何从三个侧面的交叉火力下保持阵地的防御。我们上了楼,在完全黑暗中,眼睛仍然能看到一些东西。我遇见了一个嗓音嘶哑的战士,他操着南俄口音接受了我的采访。

接受采访的俄军士兵“昨天很安静,在此之前,乌萝展开了反扑,试图把我们包围在主要街道上。我们在那里防御了两天,击退了袭击。战斗并没有像我们想要的那样结束,没有通信,没有无线电,没有足够的弹药补给,没有头盔-什么都没有。在我们来的地方,在战斗中。晚上我们值班,没有夜灯,热像仪。我们像小猫一样站着-除了机关枪,什么都没有。”其余的战士加入了谈话,抱怨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,不断参加战斗对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,或者正如他们在这里所说的“烧瓶哨声”。沟通被炮击打断,我们赶紧躲在一堵墙壁后面。我们看到乌克兰武装部队了炮击,他们的阵地非常接近,似乎敌人的脚步声正在向我们走来。几枚榴弹炮弹落在我们旁边,每个人都逃到地下室,炮击加剧。墙壁因爆炸而颤抖,石膏从天花板上落下。我们不得不在这个地下室过夜,但至少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-顶部有一个警卫。第二天凌晨四点钟,我们开始准备离开,但乌军开始炮击贝列斯托夫的出口。我们尝试出去了两次,回来了两次。太阳出来了,升得越来越高—不能再拖延了。我们冒着炮火出来,然后快速地回去。跑过地形开阔的区域,躲在被击毁的战车后面。

走下坡路很容易。路边是一辆儿童自行车-很明显,它的主人被战争吓走了,他们逃跑了,放弃了一切。回到了我们熟悉的战壕里,我轻轻地喘了口气。是时候开车回到营部去了,在卡车的后部,柴油燃料洒在地上,弹药和铲子也散落地躺在地上。晚上下起了雨,所以我们坐在湿漉漉的长凳上,默默地开车,看着从防水油布下飞速向后跑去的土地。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